来源:考试1002025-04-22 15:42:51阅读数:3182
在AI技术快速渗透工程监理领域的当下,监理工程师的未来在于向"技术管理者"和"智能决策者"转型————通过掌握AI工具应用、强化专业判断力和提升综合管理能力,构建不可替代的职业竞争力。
一、AI替代与不可替代的边界
1. 将被AI接管的工作
基础质量检查(如混凝土强度检测)
标准化文档处理(如监理日志填写)
常规安全巡查(如劳保用品佩戴检查)
2. 人类专属的核心能力
复杂场景决策:处理AI无法判断的模糊性问题
多方协调沟通:平衡业主、施工方等利益相关者需求
技术创新应用:主导AI系统的落地实施与优化
数据佐证:2024年麦肯锡报告显示,AI可替代监理工程师约45%的常规工作,但创造的新岗位需求增幅达30%。
二、未来监理工程师的三大发展方向
1. 智能监理系统架构师
主导AI+监理解决方案设计
制定智能监测数据标准
管理多源数据融合应用
资质要求:需同时具备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和AI项目管理认证(如PMP-AI)。
2. 工程数据治理专家
建立项目全周期数据管理体系
监督AI算法的合规性与透明度
保障工程数据安全与隐私
行业趋势:住建部正在制定的《建设工程数据治理规范》将提升此类人才需求。
3. 人机协同管理者
培训施工人员使用智能终端
优化AI系统的阈值参数设置
处理技术冲突与系统异常
薪资水平:此类复合型人才年薪普遍高于传统监理工程师40-60%。
三、职业进阶的必备技能包
1. 技术能力提升路径
掌握BIM+AI集成平台操作
学习基础的Python数据分析
理解物联网传感器原理
2. 管理能力突破重点
敏捷项目管理方法论
数字化团队协作技巧
新技术风险预判能力
学习资源:推荐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推出的"智能监理高级研修班"(每年3/6/9月开班)。
四、行业转型的实践建议
能力对标:使用住建部发布的《智能监理人才能力矩阵》进行自我评估
项目实践:主动参与企业AI监理试点项目的全过程
证书储备:考取BIM应用工程师(一级)等延伸资质
领先企业如上海建科集团已建立"AI监理人才培养基地",数据显示完成转型的监理工程师项目中标率提升2.3倍。技术的洪流不可逆转,但善于驾驭新技术的人永远站在时代前沿。
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时间
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有关事项
(二)考生须携带准考证、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(或社会保障卡)和准考证上允许的考试用具参加考试;考试实行封闭2小时管理,开考5分钟后一律禁止入场。
(三)《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》为主观题科目,答题前必须仔细阅读应试人员注意事项(试卷封二)和作答须知(专用答题卡首页),答题时使用规定的作答工具在专用答题卡划定的区域内作答。
(四)为保障考试安全,维护考试公平公正,人事考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对考生进入或离开考场、考点,提出规范性要求;查验考生身份证件、所携带物品,必要时可借助专门设备、专业人员进行检查;依法收缴考试作弊设备,集中保管考生违规携带的工具、资料等物品;对考试现场秩序和考试组织实施过程进行视频监控;在必要范围内,协调通讯管理部门对无线通讯等进行干扰或屏蔽;其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。
(五)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题本、题卡,防止他人抄袭。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等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试答卷,将给予考试成绩无效处理。
(六)考生在考试期间,要遵守考场规则,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,遵从试题作答要求。若在考试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,按照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》(人社部令第31号)进行认定和处理。涉嫌组织考试作弊、非法出售、提供试题、答案、代替考试、非法使用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等犯罪活动的,依法移送公安机关。